大學生村官把鄉村美景"背"出大山 偏僻村成熱門景點
何蛟帶旅客游覽老牛灣,並為旅客解說。“歡迎來到老牛灣,這裡是中國版圖上,黃河和長城独一握手的处所。”
土長城迤邐至此,多處已殘缺不全,但在黃河轉彎的懸崖處,卻聳起一座土石修建的兵營,鸟瞰腳下渾濁的河水。國內外游人站在峻峭的河岸上,贊嘆不已。
何蛟頓了頓,說,“我飄眉,是何蛟,老牛灣村的大學生村官。”
從2007年起,他一向用這句話當開場白。
6年來,山西省忻州市偏關縣老牛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旅客。但人們不晓得,這裡的美景是何蛟用背包“背”出去的﹔網上流傳的宣傳詞也多半是他一個字一個字打磨出來的。
這個本年31歲的年輕人,帶領著村民,將這個冷僻的村落推介到游人眼前。
现在,他被村民們稱為老牛灣的“灣長”。
美景與貧困的震动
何蛟在縣裡的辦公室幾乎無處下腳,桌子和地上堆滿關於游览的書和報紙。2013年,他被調到縣裡,但還負責老牛灣風景區的办理事情。他說,這和他在老牛灣的辦公室幾乎一樣。
2007年,何蛟被選聘為偏關縣萬家寨鎮老牛灣村的大學生村官,擔任村主任助理。第一次去老牛灣,他被“震动”了:黃河與長城交匯,古堡與狼烟台對峙,塞外游牧文化與华夏農耕文化培养了這裡荒涼而磅礡的景觀。
但令他震动的另外一點是,全村六七十戶村民,民居破敗不胜,村民們的收入重要來自於在山腳下巴掌大的地塊上種植小米等作物,“2007年,老牛灣村民的人均年收入是1764元。”
但何蛟覺得,偏關縣和老牛灣“不該是這個樣”,因為,這裡守著天然和歷史寶藏。“偏頭關數百年前的城牆和城門樓子還保有原貌,它與享有盛譽的雁門關、寧武關合稱為外三關,自古有晉北鎖鑰之稱。”何蛟說。
到老牛灣不久,何蛟已為村落發展規劃了藍圖——他要發展這裡的游览業。
何蛟大學學的是游览專業,在被選聘為村官以前,他已在忻州市當了兩年導游,帶團幾乎走遍全國景點。
何蛟覺得,在外闖蕩的兩年,開闊了他的眼界,他晓得老牛灣必要什麼,也晓得若何去革新,“眼界和改變的法子是老牛灣所缺封口機,少的,我有。”
村官剛上任,何蛟就發現,本身下村的機會未几,而是長時間在鎮上呆著,幫忙做統計選票、填表登記的事情。在他的堅決请求下,他如願來到老牛灣村駐村。
茵蝶, 與大多數“被動”擇業、拿村官做職業跳板的人分歧,他但愿做點實事,改變村落的凋敝和村民的貧困。
頁:
[1]